etc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計通退確定退市
1、etc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計通退確定退市
5月19日晚間,計通退(300330.SZ)披露了關于收到《股票終止上市復核決定書》的公告。公告顯示,公司于2023年4月20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發的《關于上海華虹計通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》(深證上〔2023〕337號),深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。
計通成立于1997年,注冊資本1.7億元,公司是基于射頻識別技術(RFID)的電子收費與支付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和設備供應商,于2012年6月19日在創業板上市。
2、東集超高頻RFID讀寫器成功應用于鋼鐵企業
隨著RFID技術的成熟與普及,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選擇RFID技術來升級產線。近日,某鋼鐵企業在部署東集RFID技術的鋼絲簾線產線上收獲了提效12%+的積極反饋,成果喜人。
東集RFID設備應用于鋼絲簾線產線。鋼絲簾線是輪胎主要骨架材料之一,大體積大重量,生產與運輸環境均較為惡劣,RFID技術以可遠距離識讀、環境適應強、標簽可復用、唯一ID標識等優勢在鋼絲簾線產線的生產過程管理、庫房管理等環節成功應用。
3、仿人眼設計的新型傳感器有望替代相機濾鏡
據最新研究消息,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模仿人眼的視網膜設計,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圖像傳感器,它能夠對紅、綠、藍三種顏色的感知和神經網絡進行處理,以致可以在沒有濾鏡的情況下產生高質量的圖像。為了在新型傳感器中實現仿人眼的效果,科學家們使用了窄帶鈣鈦礦光電探測器。所謂光電探測器是一種能夠將光能轉化為電信號的器件,對于相機和許多其他光學技術都是必不可少的;窄帶光電探測器則能夠專注于光譜中的單個部分,比如構成可見光的紅、綠、藍三種顏色。該設備模仿了人類的錐狀細胞,并將其連接到一個類神經算法,模仿人類的神經網絡,來處理信息并重建圖像。
4、農業傳感器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26.5億美元
農業傳感器是一種用于監測和收集農業環境數據的設備,包括土壤溫度、濕度、光照、氣溫、降雨量等。這些傳感器可以應用于農田、溫室、果園、葡萄園、畜牧場等農業領域,幫助農民更好地管理農業生產,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。通過農業傳感器,農民可以實時監測農田環境變化,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,避免作物受災,提高農業產量和收益。根據數據顯示,全球農業傳感器市場規模在2019年達到了12.4億美元,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26.5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為11.7%。隨著智能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,農業傳感器市場規模還有望繼續擴大。
5、我國牽頭制定的ITU國際標準《云計算風險管理框架》正式發布
國際電信聯盟(ITU)于2023年正式發布云計算風險管理框架標準:ITU-T Y.3539 Cloud computing – Framework of risk management。該項國際標準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(以下簡稱“中國信通院”)牽頭制定,旨在針對云計算運行過程中面臨出現的服務不可用、數據丟失、數據泄露等風險后果提出管理方法。
《ITU-T Y.3539 Cloud computing – Framework of risk management》標準規范了云計算風險管理流程,用于指導企業梳理風險管理薄弱點。一是風險評估,充分識別云計算環境中的11個關鍵點,并對其可能遭受的潛在威脅、脆弱性以及風險管理能力進行識別,確定導致潛在損失的誘因,結合云計算應用價值進行風險估算;二是風險處置,基于云計算風險評估結果,選擇風險降低、風險保持、風險回避或風險轉移處置手段;三是云計算風險溝通和監測,云計算安全責任應由云服務商與云服務客戶共同承擔,雙方應建立溝通機制,交換和共享風險信息,此外需要對云計算環境中的威脅和脆弱性進行持續監測,以保障云的可持續運營。